房价如葱的时代融亿操盘,真的来了!
2017年,当马云说出未来房价如葱时,台下哄堂大笑,那时候楼市正火,没人把这话当真。
八年后的今天,鹤岗、阜新几万块一套房已成现实,深圳上海房价缩水30%,北京五环外新房挂牌量激增,当年被当作玩笑的话,正在变成我们每天面对的现实。
走进2025年下半年,楼市转向的迹象越来越明显。那些等着房价反弹的人突然发现,市场规则已经彻底改变,而此刻,两类人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,必须马上作出选择。
01 预言成真,楼市逻辑彻底颠覆
马云的预言不是凭空而来,他当时看到三个关键变化:供需关系逆转、政策红利消失、消费观念转变。
如今数据摆在眼前,全国城镇家庭户均住房1.5套,41.5%的家庭拥有两套以上住房。00后比90后少了4700万人,90后又比80后少了1172万人,房子越来越多,接盘的人却越来越少。
还有政策转向,国家不再把房地产当“夜壶”,而是坚持“房住不炒”的定位。600万套保障房入市计划直接分流商品房需求,挤压房价空间。
02 五大转折,重塑2025年楼市新局
今年楼市正在经历历史性转折,五个变化尤为关键:
房企大洗牌已成定局,、碧桂园等巨头接连暴雷融亿操盘,中小企业批量退出市场,4.4万亿商品房收储计划让大量库存转为保障房,开发商的日子更难过了。
购房逻辑彻底反转,全国百城二手房挂牌量突破300万套,90后购房意愿降至冰点,一位年轻人的话很典型,宁可租房十年,也不接盘高价房,市场完全变成买方市场。
期房时代终结,烂尾楼教训下,现房销售正逐步取代期房,看得到摸得着的房子,正在成为新常态。
智能住宅崛起,好房子政策落地后,购房者不再只看地段,更关注居住体验,那些老破小加速贬值,智能化的次新房反而成了硬通货。
房产回归居住本质,一位深圳买家去年600万购入的房产,如今账面亏损10%,房子的金融属性正在快速消退。
03 新政频出,一线城市再次松绑
就在上周,北京扔出重磅炸弹,五环外取消限购,公积金贷款额度大幅提升,京籍家庭买五环外房子不再限制套数,单身和已婚一视同仁。
公积金二套房贷款额度从60万提到100万,缴存一年可贷额度从10万涨到15万,算笔账就明白变化有多大,买套360万的房,月供能省93元,30年利息少掏2.77万。
北京此举具有风向标意义,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竺劲指出,政策核心是“止跌回稳”,预计深圳、上海等城市很快会跟进优化。
04 十字路口:两类人必须马上抉择
刚需购房者,可以进场,但要谨慎选择,对真正需要房子住的人,现在确实是好时机,房价回落,政策支持力度空前,选择余地大。
但买什么很关键,伪学区房、远郊大盘、人口流失城市的新区,这些房子都不能碰。
专业人士建议记住七个字:买新、买中、不买四,即优选新房,选择100-120平中等户型和中楼层,避开老破大、远郊盘、设备层和临街房。
多套房持有者,到了重新洗牌的时刻,如果你手里攥着多套房产,现在必须做减法了。房产税试点扩大只是时间问题,持房成本将直线上升,很多投资客已经在降价抛售解套。
三四线城市的投资房、老破小学区房、郊区大户型,中金公司分析指出,三四线城市预计跌幅达30%-40%,部分人口外流严重地区谈拐点没意义。
05 新规下,房子终究要回归本质
站在2025年中的节点,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,那个闭眼买房都能赚钱的时代,一去不复返了。
马云当年的警告正在变成现实,他在2017年就直言:过去8年房价大幅上涨,未来8年最便宜的就是房子,现在看,这简直是神预言。
但换个角度看,当房子卸下金融属性回归居住本质,真正需要房子住的人,反而可能等到近十年来最实在的价格。
创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