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5日大资本配资,国家统计局发布1—7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数据,统计显示,新房销售面积、销售额、新开工面积等核心指标仍处于下降趋势中。
不过,由于房屋新开工降幅大于销售降幅,7月份全面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下降,从今年2月末的库存高峰至今合计减少了3405万平方米,降幅约4.3%。
在市场需求方面,1—7月份,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51560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4.0%;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4.1%。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9566亿元,下降6.5%;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6.2%。
图源:国家统计局
市场需求仍处于低位,但开发企业融资情况有所好转。统计数据显示,1—7月份,房地产开发企业国内贷款9207亿元大资本配资,增长0.1%;利用外资17亿元,增长3.2%;自筹资金23230亿元,下降8.5%;定金及预收款16815亿元,下降9.9%;个人按揭贷款7918亿元,下降9.3%。1—7月份,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7287亿元,同比下降7.5%,主要受销售端不振拖累。
在市场端,7月份,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均继续环比下降。
其中,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.2%,降幅比上月收窄0.1个百分点;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.4%,降幅扩大0.2个百分点;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.3%,降幅与上月相同。
一线城市中,环比6月份的销售价格,北京持平,上海上涨0.3%,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.3%和0.6%。
二线城市中,三亚新房销售价格已经连涨4个月。
二手房方面,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,只有太原出现环比上涨,西宁环比持平,其余城市均下跌。其中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1.1%、0.9%、1.0%和0.9%。
图源:国家统计局
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分析认为,从二手房来看,房价下行趋势有所增强,结合安居客线上数据,找房热度回落、在架时长延长,亦反映出市场需求持续疲软,虽挂牌供应和作业活力略有改善,但难抵负向影响,也与季节性淡季及购房者市场信心有关。具体而言,不同城市不同区域分化明星,房地产市场呈现核心城市企稳回暖、非核心区域持续调整的分化格局,高能级城市价格韧性依然较强,但市场情绪有所趋冷,例如上海挂牌时长增12.23%,弱二线及三四线则面临“量价双杀”、库存压力突出。
近期各地政策频出,尤其是北京五环外限购放松、海南进一步优化调控政策,已经给8月市场带来热度上升,地方持续政策推出或执行,以旧换新、房票安置、公积金松绑等政策,意图打通置换链条,不过政策施行效果以及执行力度还需在8月市场继续观察。
创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